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

真策略 | 绿地申花还能重现昔日辉煌吗?

上海绿地申花,这支承载着无数球迷记忆的老牌劲旅,最近几年却总让人感觉差了口气。从甲A时代的霸主到中超的起伏不定,申花的每一步都牵动着球迷的心。2023赛季中期换帅后,球队状态略有回升,但距离“重塑辉煌”的目标似乎还有很长距离。这支球队到底缺了什么?

 

【吴金贵回归能否带来转机?】
2023年7月,吴金贵第三次执掌申花教鞭,球迷们对此反应两极。支持者认为他熟悉球队文化,2022赛季曾带队夺得足协杯冠军;反对者则质疑他的战术保守,尤其在0-5惨败海港后引发轩然大波。数据不会说谎:吴金贵二进宫期间场均进球1.2个,失球却高达1.5个。如今他带着“加强进攻”的承诺回归,但面对外援巴索戈状态下滑、本土锋线疲软的现实,光靠情怀显然不够。

配图1



【青训造血为何总慢半拍?】
对比山东泰山持续输出的年轻球员,申花青训近年只有朱辰杰、蒋圣龙等少数亮点。更尴尬的是,2023年U21联赛中,申花梯队竟以1-4不敌浙江队,暴露出人才断层。俱乐部在崇明基地投入不小,但选材范围始终局限长三角,错过新疆、云南等足球苗子富矿区。当年范志毅、谢晖那批“一条龙”培养模式,现在看起来像是遥不可及的传说。

配图2



【商业开发困局怎么破?】
虽然背靠绿地集团,申花的商业运营却总被球迷吐槽“土味十足”。对比成都蓉城的凤凰山专业足球场氛围,虹口足球场周边衍生品商店至今还堆着2017年款的围巾。更关键的是,球队至今没有建立成熟的会员体系,2023年官方球迷会人数反而比疫情前下降了18%。隔壁海港队靠着奥斯卡等球星带货,光球衣销量就是申花的三倍。

配图3



说到底,申花需要的不是某个救世主,而是一套从青训到商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。建议学习英超水晶宫队的社区运营模式,把“上海精神”真正转化为球场内外的竞争力。毕竟在久事集团接手后的第一个完整赛季,球迷要的不仅是情怀,更是实实在在的进步。

上一篇:火力神装 | 塔贝萨究竟藏在哪里?这个神秘名字背后有什么故事?
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