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

真香正版 | 恩施州委如何用体育赛事激活山区经济?

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这个藏在武陵山腹地的秘境,去年因为一场国际山地马拉松彻底火了。当3000多名选手奔跑在挂壁公路和吊脚楼群间时,直播镜头里闪过的不只是运动员身影,还有直播间暴涨的土家腊肉订单——这正是恩施州委打出的"体育+文旅"组合拳。

 

【体育赛事成为经济新引擎】
2023年清江野三峡水上马拉松期间,建始县民宿入住率同比暴涨240%。州委办公室数据显示,仅赛事周边商品销售额就突破800万元,相当于当地三个月的旅游收入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赛后三个月内新增了17家体育主题民宿,这种"赛事长尾效应"连策划者都直呼超出预期。

配图1



【特色项目盘活闲置资源】
把废弃矿坑改建成攀岩基地,这个听起来疯狂的想法在利川市变成了现实。州委联合中国登山协会开发的"崖壁芭蕾"项目,不仅消化了3处工业遗址,还带动周边村民搞起了保护绳编织作坊。现在每周末都有武汉、长沙的岩友专程来打卡,村民老张笑着说:"以前卖矿石,现在卖安全扣,收入翻了两番。"

配图2



【民族体育打开国际窗口】
去年十月,当俄罗斯运动员在摆手舞广场挑战高脚竞速时,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了2亿次。州委统战部趁势推出"民族体育体验游",把牛王节、竹马等非遗活动包装成沉浸式项目。德国游客汉斯在日记里写道:"比起博物馆,我更愿意花50元学怎么用簸箕接住抛起的竹球。"

配图3



要是真想复制这种模式,别光盯着大城市那套。恩施州委的秘诀在于:把体育当成钩子,钩住的是当地最拿得出手的东西——可能是悬崖上的茶园,也可能是传了六代的铜铃舞。下次策划时,先问问老乡们"你家什么东西外地人看了会尖叫",答案或许就在那里。

上一篇:火力私服 | NBA挑战裁判规则:科技真的让比赛更公平了吗?

下一篇:席卷射击 | 鲁尔区德比:谁能在这场钢铁碰撞中笑到最后?